众所周知,微信小程序将是微信系统中继微信官方账号后的下一个分红渠道。如何抓住小程序的红利,很多人卡在小程序的风险控制尺度问题上,想做小程序,又怕尺度被微信屏蔽。如果他们有点小,他们会害怕。这样技术投入就不确定了,产品思路就不确定了,做一点规模就会想着转型什么的。
另外,有人用APP的思维做小程序,用户会觉得像是看起来像App的次品。小程序的入门和微信支付的结合,决定了小程序的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必须遵循小程序的套路。
也许未来市场上会出现一个新的职业:小程序员。小程序运行中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坑?如何操作才能获得分红?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“小程序员”?今天就来说说运营小程序的六大坑。
1.商标注册产生的坑
打着“与微信合作”、“小程序XX运营商”的旗号,有人专门打电话给中小企业老板在高端酒店“见面”,营销人员反复宣传“好名字要注册”,“以前要3.98万,现在只需要1.98万的支持”……老板刷完1.98万,就回不去了。众所周知,微信小程序可以个人注册,应用模板的开发成本很低。
为什么商家认为有必要“抢注商标”?因为刚开始小程序的名字和微信官方账号的名字是不能重复的,很多商家提交名字的时候,微信会提醒他们,这个名字和平台中已有的名字是重复的。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传言说名字被人蹲过。
按照微信官方团队的要求,只要小程序名称符合以下两点即可。
名称、图标、介绍、描述等信息不违法
不得擅自侵犯他人合法权益
另外,4月25日更新了小程序,支持同一主题的微信官方账号和小程序名称的复用,微信官方账号名称可以添加符号" "。
2.小程序平台类别库的坑
开发小程序时,资质要求比微信官方账号更严格,服务类别是开发小程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。小程序平台的类别库之外,如游戏、虚拟物品购买等类别禁止。
作为第一批参与者,“get”小程序于1月13日下架。很多网友和业内人士热议。前微信产品经理杨表示,该服务被拒绝是因为它涉及购买虚拟产品(付费解锁知识内容)。因为小程序的主要应用场景是离线,对离线交易没有惩罚的小程序可能会面临微信的限制。
但是有一个小程序走的是“曲线救国”的路线,用付费的方式进入圈子获取内容,这就是“知识星球”小程序(原小圈子)。用户付费进入“大佬”圈子,获取相关知识。不清楚这种形式是否传球。当开发人员设计小程序时,他们应该注意:
一个微信小程序最多可以关联5个服务类别,一个月可以修改3次
所以开发者不要试图与没有资质要求的A类交往,而是跨界做B类的事情。
3.诱发行为的坑
对于因为“诱导分享”被封禁的例子,我们不得不提到“匿名聊天”小程序。在我看来,这个“短命”的小程序不仅涉及“诱导分享”,还违反了小程序的另一条规则:不能提供类似微信现有功能的服务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“匿名聊天”小程序可以看作社交小程序,被屏蔽是合理的。
关于小程序禁止的诱导行为,要注意五个禁止:
不要求用户分享、关注或下载才能操作
在获得抽奖机会或增加抽奖机会之前,不要要求用户分享或关注
不包含文案、图片、按钮等。用户显式或隐式共享的
不允许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传播
不要用夸张的语言来胁迫和诱导用户分享
4.从放广告的坑里
有些人认为,如果你想获得股息,你应该投放广告。事实上,小节目对广告有严格的要求,所以当我们体验小节目时,很少看到开屏广告和浮动广告。就算要放广告,也是嵌在页面的角落里。
因此,当我们面对小节目广告时,要注意:
广告显示比例不能超过页面内容的50%
小程序不能主要用于营销或广告目的(如包含空白广告位和投资广告等。)
5.附近小程序的坑
前段时间,附近小程序大量虚假位置被永久封杀。一旦收到禁令通知,意味着同一主题下的所有小程序将永久失去在附近显示的能力!这对许多公司来说是晴天霹雳。
通过上面的禁令通知,我们知道这是被投诉的结果,被投诉的原因是小程序发布的服务违反了规则。最近打开“附近小程序”,长按“小程序”,会出现“位置错误”的提示,用户打开后可以投诉小程序出现在错误的位置。而且,只要位置违规,即使没有投诉,系统也会处理。
为了让开发商不再违规,肖的程序观察提醒大家:
一个小程序最多可以打开附近显示的10个地址
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,不得弄虚作假
如果你想突破阵地,那就去学习星巴克、麦当劳、肯德基是怎么做的
6.来自用户隐私的坑
还记得微信和华为之间的“撕”事件吗?(点击阅读)甚至连华为这样的巨头都被禁止从微信获取用户信息。普通开发者更应该注意的是,从小程序中获取的所有用户相关信息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则。如下:未经用户明确同意,且未如实披露数据用途和使用范围等相关信息,不得复制、存储、使用或传输用户数据。
用户在小程序中提交的数据不能私下买卖和泄露,未经用户同意展示的资料不允许公开。
以上六大坑最有可能是小程序运行不规范的例子。希望所有运营商和开发者都能记住并遵守规章制度推广小程序。在这个窗口,从小程序中获取红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