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小程序八大误区:
市场上传播的很多信息都是失真的。以下是大多数人会误解的八个问题。
小程序是HTML5
小程序是B/S。
您可以通过更改移动站来访问小程序
小程序体验差
小程序适合低频长尾应用
小程序是新的应用商店
小程序不行,需求不高
小程序会做,但会和原生应用长期共存
以上八点是很多人的直觉结论,但经过深入调查思考,发现直觉与真理相去甚远。以下八个误区已逐一纠正。
1.小程序不是HTML5
小程序是微信新定义的规范,基于xml js,不支持或兼容HTML,兼容有限的CSS编写。
上图是一个小程序的代码目录,后缀为wxml,wxss,js。
但是微信对wxml的完整定义不是weixin xml,而是WeiXin Markup Language,感觉自成一体很霸气。自然,wxss也是WeiXin样式表。因为很多人把xml念成“叉妹”,现在不要念错了,不要说“够不着叉妹”,要说“微信妹”。
下面是一个wxml示例,与早期的xml相比,它扩展了花括号模板的编写。
虽然xml需要强闭包,但是如果书写不同于标准的xml。在js部分,小程序支持ECMAScript6。因为没有Web,自然的Dom和Window都不能用,所以jQuery无所谓。
很多白人说js不是HTML的一部分。HTML由W3C管理,js由ECMA国际管理。Js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解释性脚本语言。除了浏览器,还有服务器上运行的nodejs和PC、Macs上运行的nodewebkit。
换句话说,小程序是微信基于xml和js定义的一套标记语言,一个全新的生态,一个轻量级的OS。
腾讯也做了开发工具和UI框架。以前Web上的三方工具和框架生态完全没用。
换句话说,小程序开发将是一个独立的职业。或许,接下来一些培训机构比较忙。在这种新的生态下,一切都必须重新创造。
顺便也澄清了一个误区。小程序和腾讯X5引擎没关系。X5属于QQ浏览器团队,基于HTML,但是小程序是微信团队开发的。
2.小程序不是B/S。微信宣传的一个重点就是触手可及,不需要安装。但是小程序不是b/s的在线页面,是c/s架构。在wxml中,通过wx.request(类似于ajax)或socket连接到服务器。
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c/s应用不需要安装就可以立即使用。其实这不是微信的第一次创作,第一次创作是DCloud的流媒体应用。只要是动态语言和合适的算法,可以下载一些程序先运行,然后边用边下载,类似流媒体。
别忘了微信也宣传了强大的线下能力。毕竟b/s的切屏体验太差,c/s可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。只是不知道微信会如何管理小程序的空间占用。反正以后微信肯定会越来越大。
3.m站不能改造成小程序
其实前两点懂了,第三点自然就懂了。一个基于HTML的b/s M站,和小程序无关。
老板们可能会觉得微信官方账号里的M站或者wap站,简单的换个就能访问小程序,然后就看不懂工程师报的工期了。这时工程师可以把这篇文章转给老板。这个小程序相当于重新创建一个App,它是一个独立于开发、设计、测试、操作和维护升级的集合。
另外,你还要加上学习成本和风险,这样的新事物不太可能一下子就透明了。如果你之前有一个有服务号的wap站,你不能放弃服务号,只做小程序,所以你的业务需要长期维护。
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,就是做一个小程序,ROI(投资回报)是正的吗?开一条新的产品线,长期维护,绝对是很贵的。对应的用户流量够大吗?ARPU值(单位用户值)够高吗?能收回投资吗?这个问题有点大,下面会详细说明。
4.小程序的体验不如原生应用?倒立!
我知道这种观点违背了大多数人的直觉。但是世界在变。用户体验受多种因素影响。以前我们讲的体验主要是进入应用后操作的流畅度。关于这个维度,很多观点如下:小程序,操作的流畅是基于Web和原生App的关系。
其实随着手机硬件和网络的发展,用户已经感受不到小程序的流畅程度和两年内即将上市的手机(包括几百元的低端机)上的原生程序之间的差距。在小程序之前,HTML5和react native就已经这样做了。
你也可以反过来想。作为微信在移动互联网下半年最重要的策略,如果运营流畅度不好,腾讯怎么批准上线?
除了操作流畅,用户体验也受到很多环节的影响。有一点在其他开发者的生态中并不常见,那就是微信放出UI框架,强调所有小程序的体验一致性。它希望用户在微信中使用小程序时,UI基本一致,用户不会感到困惑,不需要学习和适应。然后微信也有统一的账号登录系统,再加上小程序触手可及的特点,那么想象一下用户的综合感受:一直使用各种触手可及的小程序,随时可用,UI体验一致,操作流畅,不需要登录注册,挺酷的。这种体验甚至比使用本机应用程序更好。
当时代发展到App的运营体验,已经无法显著提升,用户体验的痛点已经简单
App中操作的流畅度转移到了其他地方。如果你仍然坚持旧的观念,你只能被改变他们思维的竞争产品超越。
5.小程序不仅适合低频或长尾应用
iPhone刚出App Store的时候,所有的创业者都是先活跃在里面,但最后大家都参与进来了。小程序的设计目标是大生态,不仅仅是吸收低频和长尾应用。大家都参与进来只是时间问题。
有人认为入口太深,高频应用会留在桌面,但入口的深度会进化。如果微信觉得目前的入口深度影响了用户的便利性,会立即改进,在桌面上创建快捷方式。如果有一天微信出了独立的桌面laucher或者Applet门户app,也不要惊讶。下一代微信的核心不是通讯App微信,而是庞大的小程序生态,进哪个入口都无所谓。
当然,目前生态化发展的小程序确实是接连存在的。低频比高频高级,赤脚比鞋子高级。拥有大量原生应用的玩家希望用户将他们的原生应用保留在桌面上。
移动互联网前半段有一个游戏规则:因为App有偏向,一个用户的手机中一个类别只安装一个App,所以花钱买流量最多的赢家就是最终赢家,竞争产品很难再抢用户。
上半场烧了无数钱的大玩家,面对游戏规则的变化,心情一定非常复杂。但是,没有办法复杂。腾讯的各种应用占据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部分。小程序里,一开始会有大玩家。其他竞争对手不跟,复杂了也要跟。
6.小程序不是应用商店,它是操作系统
很多人说微信想做应用商店,但也只能说微信太被贬低了,因为人家明明想做操作系统。腾讯在规划2015年的申请号。闭关一年多怎么可能是应用商店这种小生意?app store只是OS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分销环节,微信只是不打算做分销赚钱。
国内的应用商店都是集中流量配送,做的是卖流量的生意。用户看到的不是最好的,而是出价最高的。不光是app store,百度现在也是问题。微信显然不是思维方式。微信去中心化其实是一种保证好产品获得更多流量的机制,非常有利于生态启动。一个小程序,不需要下载,微信会收集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、重复使用情况、新的交流趋势,为你推荐最好的。
另一方面,小程序确实是按照OS标准构建的,开发语言和IDE都是自成一体的。脸书在推出React Native的时候没有做IDE,都是开源的。但是,微信有不同的野心。它确实需要从头到尾构建和控制生态,而且是封闭的生态,就像iOS生态一样。即使是小程序的开发者,也要像iOS开发者一样,每年支付几百元的费用。
有人认为手机原生OS才是老大,这种二次生态是无法实现的。其实在PC上,Windows上的互联网是一个二级生态,比Windows的原始生态还要大。一开始flash是一个三级生态,但是不被HTML5压制的话也很大。但是有一个问题。苹果极其封闭,很难在苹果上做出大的二次生态。安卓就不一样了,特别是中国,非常开放。
在国外,苹果和谷歌是既得利益者,谁也动摇不了。但是现在中国有这样的机会。在移动互联网的后半段,也许中国技术可以开始引领世界!
7.小程序需求不强?以后,不经历是意料之外的
福特说,如果你问用户想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,用户会说他想要一匹更快的马,没有人会认为汽车是未来。iPhone发布的时候,诺基亚和黑莓都笑着说:全触屏不靠谱,按键才是最好的用户体验。那么小程序的核心思想就是“触手可及”。这是用户的需求和未来的方向吗?
当然!这和电容式触摸屏是一个道理。它可以通过触及人性的底层,让你的大脑皮层感到凉爽。所有酷的东西都是发展方向。一旦一个有影响力的巨头做到了这一点,它就成了不可逆转的前进之路。
微信是一个很懂人性,善于让人感觉良好的产品。一旦感觉好了,就不能退了。想象一下触手可及的未来感。手机里全是不需要适应UI,不需要登录的可靠、优质的服务。用起来触手可及,太酷了。然后你就会成为一个倡导者来证明你更酷。
如果有人用的是原生应用,你会告诉他:嗨,你不知道小程序吗,为什么还用这么大体积的大程序?如果有一个开发者,他的应用只有原生版本,你会骂:这是什么老式的厂商,甚至让我下载安装,没必要!8.小程序和原生应用程序将长期共存?土人会堕落!
小程序生态是原始生态的下一代替代品,是时代的进化产物。Windows原生应用当然不会消失,但大部分服务都在互联网上。小程序感兴趣的就是这个,所以不要在小程序中使用邮件客户端等服务,但是你目前在PC浏览器中使用的各种服务都会包含在小程序的生态范围内。
小程序出来后,原有的生态及其对抗使历史倒退,毫无意义。就像微信冲击运营商的短信服务一样,电信运营商的对抗毫无意义。小程序面对的不是原有的生态,而是触手可及的其他类似小程序的生态。
当微信这个大鲶鱼进来的时候,苹果、谷歌等很多巨头都会有反应。他们不是不熟练,但很难说他们将实施他们的行动多久。毕竟,仅仅为了中国市场而改变世界市场的策略似乎不是很划算。
有人认为小程序要完全打败原生应用还需要很长时间。其实这个过程的进度是由微信控制的。微信越激进,旧既得利益反弹越严重;但是原来的生态是温水煮青蛙捕捉的,存在用户习惯培养成功率不高的问题。毕竟小程序是全新的东西,需要一个引爆点来培养C端用户的习惯。微信自然不缺乏引爆能力。
当初玩游戏,打开屏幕就是打飞机,然后所有人都在打飞机。刚开始要付款,推出一批红包,然后所有人都在抢红包,瞬间颠覆了支付宝的地位。11月,小程序将向手机用户开放。现在爆轰设计的草稿肯定不止一个了。比如打开屏幕,会推送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程序,引起全民使用小程序,然后所有观望的开发者就跳海了。
然后微信继续推出像朋友之间比较手机清洁度排名之类的东西,继续把高质量的小程序和用户需求联系起来。半年后没有人下载原生应用,半年后大部分原生安装的原生应用都卸载了。
那些被颠覆的人能做什么?就像微信红包出来后,支付宝喊的是偷袭珍珠港,但是支付宝没有原子弹反击。其实小程序不是偷袭珍珠港,是降维攻击,就像三体人留下的那句话:摧毁你跟你有什么关系?